91人成网站色www免费下载_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97在线|亚洲_国产99在线a视频
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1120180013

高溫期定植幼苗 管理怎么抓

2020-07-15 17:53:41   

當前春茬蔬菜已經基本拔園,部分茬口較早的地區(qū)開始定植下茬蔬菜。而當前正值炎夏,根據往年經驗,在高溫期定植幼苗,很容易出現徒長、傷根、病蟲害多發(fā)的情況,導致幼苗長勢弱,后期產量難以保證。

一、多措并舉,培育健壯秧苗

當前高溫期若管理不當,幼苗很容易出現徒長,一旦躥頭就很難控住,營養(yǎng)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衡,導致落花落果嚴重,影響前期產量。所以,預防幼苗徒長,培育壯棵至關重要。到底哪些因素能導致幼苗徒長呢?

1.高溫寡照

很多菜農為降低棚內溫度,鋪設遮光率很高的遮陽網或向棚膜上潑灑過量泥漿,導致棚內光照強度偏低,且夜間溫度降不下來,這樣就導致幼苗白天見光少,光合效率低,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(yǎng)少,夜間溫度高,呼吸消耗營養(yǎng)多,久而久之,幼苗長勢漸弱。建議菜農朋友切莫全天覆蓋遮陽網,應在保證植株所需光照強度的前提下適當遮陽降溫。

2.偏施氮肥

底肥以糞肥為主,而糞肥中氮肥含量最高,磷鉀肥含量較低,大量施用糞肥,使得定植前后土壤中氮素營養(yǎng)過剩,或定植后沖施含氮肥料,均會導致幼苗出現徒長。

3.澆水過勤

西紅柿、辣椒等茄果類蔬菜定植后不可澆水過勤,通常第一遍定植水澆透后,隔5天左右澆第二遍緩苗水,此后一直到第一穗果或門果坐住前,不可多澆水,以控水為主,通過干旱刺激根系下扎。

菜農孟師傅在防控辣椒幼苗徒長方面有獨特經驗,他認為,根系弱、根冠比低是造成徒長的重要原因,前期培育強大根系,苗子就不會旺起來,而是壯起來。從這一點出發(fā),孟師傅前期非常重視生物菌肥的使用,一方面預防土傳病害,另一方面促進根系生長發(fā)育。在定植后的管理中,拉大晝夜溫差,噴施含硼葉面肥,優(yōu)化花芽分化,預防落花落果。

二、定植前后注意避免根系受傷

蔬菜定植前后,不可避免會造成根系受傷,造成吸收能力降低,抗逆性減弱,容易給病原菌侵染創(chuàng)造機會,出現死棵等問題。菜農管理中的一些疏忽,往往會加重對根系的傷害,需要特別注意。

1.土壤處理后糞肥需再次用菌劑發(fā)酵

大部分菜農都是將糞肥撒入棚室中,混加土壤消毒劑一起悶棚,悶棚之后以為糞肥也完全腐熟了,就開始定植,后期卻出現了燒根和氣害等問題。菜農不理解這是什么原因。

菜農使用藥劑熏棚時,雖然也經過了高溫悶棚的過程,但是熏棚藥劑具有滅生性,不僅能夠將土壤中的根結線蟲、病原菌等殺死,也將土壤中的各種有益菌殺死了,沒有了微生物,也就不可能進行糞肥腐熟。所以,熏棚時將糞肥施入棚內,只能起到滅菌殺蟲的作用,卻起不到促進腐熟的效果。

在此特別提醒菜農朋友,在使用藥劑熏棚后,應及時揭膜通風,翻耕土壤,將殘存藥劑徹底散發(fā)出去,然后隨水沖施肥力高等生物菌劑,才能促進糞肥完全發(fā)酵腐熟。

2.澆水應把握好時間和度

首先,中午不要澆水。

有些菜農認為,中午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候,此時澆水正好給蔬菜降溫消暑。其實不然,中午澆水很容易導致蔬菜根系遇冷水刺激后出現“炸”根現象,造成蔬菜大幅減產。澆水最好選在上午9點以前進行,既能達到降溫效果,又不至于對蔬菜根系造成傷害。

其次,澆水量不能過大。

很多菜農認為,夏季水分蒸發(fā)快,大水漫灌也無所謂,于是每次都將大小溝灌得滿滿的。然而,這種做法卻是錯誤的。在夏季澆水量過大,同樣會造成蔬菜漚根,尤其是在土壤較黏重、透氣性不良的棚室中。

三、定植后防蟲防病很關鍵

可以采用“兩網”覆蓋栽培方法防高溫、防蟲害、防雨水。這里說的兩網,就是遮陽網、防蟲網。

首先,應注意遮陽網的合理使用,以免遮陽網覆蓋時間過長,使蔬菜光照不足造成植株徒長。正確使用遮陽網的時間為:晴天上午11點左右到下午3點左右。遮陽網也不要選擇遮光率過高的,以遮陽率在50%-60%為宜。

其次,防蟲網一定要嚴密。很多菜農在使用防蟲網上存在一定問題,往往覆蓋不嚴,造成蟲害傳播嚴重。在高溫季節(jié),很多菜農為了改善通風,降低棚內溫度,頂部放風口常不使用防蟲網。而此時白粉虱、潛葉蠅、甜菜夜蛾、斜紋夜蛾等蟲害嚴重,數量多,常常從頂部通風口和門口進入棚內,危害嚴重,同時也容易傳播病毒病等。建議防蟲網設置應全面,避免蟲害的大發(fā)生。

定植后,病害主要以病毒病、疫霉根腐病為主。病毒病主要通過采用抗病毒品種和防蟲來實現,同時可以使用病毒A、病毒靈、寧南霉素藥劑進行預防。疫霉根腐病等可以通過灌根的方法來解決,可以使用50%DT500倍混加25%甲霜靈·霜脲氰500倍液進行灌根,每株100克左右。

另外,還要嚴防雨水灌棚造成蔬菜爛根死棵,及時設置防雨膜,修建棚室排水渠道,避免雨水進棚。

張蕓

陜ICP備13005735號-1 農業(yè)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:029-87031703 www.weuufuk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