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27 10:03:36
據(jù)西安市氣象臺預報,受強冷空氣影響,3月26日夜間至29日,我市將迎來一次寒潮吹風天氣過程,最高氣溫驟降15℃以上。當前正值小麥拔節(jié)期、油菜蕾薹期,同時也是春季蔬菜生長關鍵期,作物抗寒能力顯著減弱。為預防突然降溫對小麥、油菜、蔬菜造成傷害,切實保障“菜籃子”產品穩(wěn)定供應,現(xiàn)就防御工作提出指導意見:
小 麥
一是以水調溫。在寒潮來臨前,對有水澆條件的,盡快提前澆水,調節(jié)地面溫度,增加土壤熱容量,增強小麥抗寒能力;
二是飛防抗逆。對沒有水澆條件的,在降溫前,力爭在風小的時候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、蕓苔素內酯等葉面肥和抗逆調節(jié)劑,提高植株自身抗寒能力,避免或減輕低溫傷害。因為此次降溫伴有大風,會對無人機葉面噴施造成一定的影響,所以用噴藥機械要加大用水量,提高效果;
三是受凍早管。凍害發(fā)生后,及時澆水追施氮肥,促進受凍小麥恢復生長。
油菜
一是噴肥抗凍。密切注意天氣變化,在降溫前用0.01%蕓苔素內酯10~15克+磷酸二氫鉀100克+葡萄糖100克,兌水20~30公斤進行噴施;
二是灌水防凍。在降溫前根據(jù)墑情及時灌水,能有效穩(wěn)定地溫,防止干凍。
春季蔬菜防寒潮的具體措施
設施蔬菜
一是加固棚室。檢查并加固棚架、卡槽,緊固壓膜線。老舊棚室增設臨時支撐柱,防止大風掀膜或積雪壓塌。提前關閉通風口,密閉棚室,防止冷風灌入。如遇降雪,應及時清掃棚面積雪,夜間可加蓋防雪膜或草苫。
二是做好保溫。棚內搭建二膜或三膜(間距15—20厘米),覆蓋保溫被、草苫或加厚無紡布;通風口處和棚門口設置緩沖薄膜,確保夜間棚溫不低于8℃。幼苗期或喜溫蔬菜(番茄、辣椒等)可增設小拱棚或地熱線。寒潮期間可臨時使用熱風機、增溫塊應急補溫(每畝8—10塊),但需注意防火安全。
三是增加光照。寒潮來臨前要及時清理棚膜上的霧滴、灰塵,保證棚膜的透光性;清理老葉、病葉,增加植株間的散射光照;同時在溫室大棚的后墻張掛反光幕;多層覆蓋及陰冷天氣均易導致光照不足,有條件的地區(qū)要及時準備植物生長燈、LED燈、碘鎢燈、鈉燈等補光設備,必要時進行適當補光。
四是適度施肥。寒潮來臨前,可葉面噴施蕓苔素內酯、海藻酸等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,或噴施0.3%磷酸二氫鉀溶液2—3次,適度增施鎂、鋅、硼等中、微量元素肥料,提高植株抗性。
五是控制澆水。降溫期間不宜澆水,避免地溫降低加重冷害,確需澆水的做到“三澆三不澆”,即晴天澆,陰天不澆;午前澆,午后不澆;澆小水,不澆大水。
六是減少整枝。低溫植株生長慢、抗性弱。要盡量減少整枝打杈,避免植株傷口在低溫高濕環(huán)境下感染發(fā)病。
七是低溫鍛煉。在寒潮及雨雪天氣之前1~2天適度進行植株低溫鍛煉管理,白天和晚上溫度較正常管理下降2℃左右,幫助蔬菜作物提前適應低溫環(huán)境,可以減少氣溫驟降造成的落花落果等生理障礙。
八是預防病害。加強病蟲監(jiān)測和防控,密切關注灰霉病、霜霉病、菌核病和番茄晚疫病等低溫高濕型病害的流行進展,發(fā)現(xiàn)中心病株要及時清除,宜選用煙劑或粉劑開展防控,避免病害蔓延。
露地蔬菜
一是中耕培土。對于可以進行中耕的菜田,可在寒潮來臨前,通過中耕培土于蔬菜根旁,有效疏松土壤,提升土壤蓄熱能力,防止根系凍傷,保障根系活力。
二是加強覆蓋。寒潮來襲前,已定植的早春甘藍、花椰菜、茄果類幼苗,可覆蓋地膜+小拱棚,或臨時加蓋秸稈、遮陽網(夜間)。葉菜類(菠菜、小白菜等)可浮面覆蓋無紡布(50克/平方米),防風保溫。寒潮過后,要加強遮掩覆蓋,延緩凍融過程,防止蔬菜因凍害失去商品性。
三是強壯植株。寒潮來襲前,及時補充作物營養(yǎng),強健植株,抵御凍害,保證受凍后快速恢復。同時,適當噴施葉面肥或植物源生長調節(jié)劑,補充植株急需的中微量元素等,避免營養(yǎng)供應不足,提高蔬菜植株抗寒能力,減少爛菜和凍傷現(xiàn)象出現(xiàn)。
恢復管理
一是設施蔬菜。天氣轉晴后逐步揭膜通風,避免溫度驟升導致植株萎蔫。受凍植株剪除壞死組織,噴施赤霉酸+葉面肥促進恢復;及時追施速效氮肥(每畝5—8公斤尿素)。
二是露地蔬菜。檢查幼苗受凍情況,缺苗田塊及時補種快生葉菜(如油麥菜、生菜)。加強蚜蟲、霜霉病監(jiān)測,雨后噴施吡蟲啉+代森錳鋅預防病蟲害。